尽管罗素的主张尤言在耳,但陶醉于人类工业文明的人们却很少能听得进去,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对此有人说:工业文明所承诺的美丽新世界不仅至今遥遥无期,甚至还在某种意义上愈行愈远。但这种人也许最终自己也根本无法抵御汽车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汽车文化经过百年积淀,已形成独立而完善的价值观,它深深植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汽车文化中对等级的界定和划分,可以增进和显现人们的成就感和认同感;汽车文化对机械性能和速度效能的膜拜可以促进和固化人们的迷狂心态;汽车文化对生活模式的塑造和强化可以改变和修正人们生活行为等等。在这样的基础下,人们对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有形破坏视如未见,可见汽车文化在今天已成为一种非理性势力的化身。
技术升级、配置换代、新车发布、市场推广、飚车、改装、自驾、赛车、摄影、无所不在无时不刻的改变、无休无止花样翻新的展会……我们每天都浸淫在汽车文化的汪洋大海,每时每刻都在自然和不自然之间受到汽车文化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汽车文化早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和现代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也不管我们是否有意,我们皈依于汽车文化的强大威力之下,在自觉不自觉之间都受到汽车文化的的影响和左右。
因历史原因,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文化发展有相当差距。在中国传统汽车展会一直被作为中国汽车文化的普及殿堂和集散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8年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展会甚至多达1420多场,这些展会曾在全国经历了数年病态繁荣,而在企业和观众理性回归之后,这些活动迅速进入了萎缩枯萎期,其深层原因是中国汽车文化发展不够完善。
更多>>团购推荐
更多>>有问必答
更多>>商家推荐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滨州汽车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